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聚焦黔西 > 

当代贵州关注黔西 | 【当代视线·关键一招】向改革要动力 为发展添活力

日期:2024-10-16

来源:当代贵州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图片


贵州造吉利汽车乘中欧班列“出海”(贵州图片库供图)


图片


黔贵大地,改革潮涌。

9月3日,贵州董酒扩建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遵义举行。至此,董酒新增1.5万吨产能,又一次站上历史新台阶。

董酒扩建项目离不开政策支持。相关改革政策的出台不仅推动董酒加快扩建项目进度,提升产能水平,还有助于推动白酒产业的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强调,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突出西部大开发重点勇闯改革新路,立足贵州现代化建设定位方位善谋改革之策,着眼贵州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所需务求改革实效,形成全面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具有贵州特色的实践成果。

外贸开放通道建设加速,用水权改革持续赋能经济发展,生态复绿生“金”……改革发展的故事层出不穷。贵州从自身出发,在各领域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黔贵大地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


牵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


贵州兴见展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签约后,黔南州长顺县相关部门迅速对接,提供全周期、全过程、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仅用30个工作日,就实现项目开工。

8月底,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在毕节市织金县举行。该项目是贵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仅4个月就能实现真正落地,离不开当地良好的政务服务流程和优质、高效的项目建设服务体系。

一个个大项目有序推进,小项目处处开花,体现出政府靠前服务的速度,更体现出营商环境的温度。

贵州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提振投资信心,更多有效投资正加速落地,这片热土吸引着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让这片热土一直“热”,要靠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

8月14日,遵义仁怀市与汇川区签订的地下水指标交易成功。根据交易内容,汇川区将连续6年,每年转让61万吨地下水取水指标给仁怀市。这一交易让仁怀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得到进一步保障。

贵州持续探索用水权改革新路径,用市场之手推动水资源在各地区、各行业、各主体间合理高效流动。截至8月,全省累计用水权交易50余单,协议交易水量6931.37万立方米,交易金额3064.26万元。

贵州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既有量的支撑,也有质的示范。

规模小、管理难是困扰山地农业养殖的难题。而一朵“云”就实现了130个养殖场6万头黄牛的云上集约化管理,助力养殖户全流程增产增收。这朵“黄牛云”以数据要素之力,照亮了贵州现代山地农业升级的新版图。

贵州数据企业的快速发展源于贵州对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路径的探索,建立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构建数据流通交易体系等。截至目前,贵州省级层面已颁布《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等多件法规,形成“1+N”大数据立法体系。

改革发力,政策给力,企业努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形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贵州磷化集团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图片库供图)


跑出开放发展“加速度”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支付功能在贵州上线;贵阳海关加大对专精特新、外贸综合服务等企业的AEO培育力度,让企业感受到“诚信守法便利”的AEO制度优势;贵阳市税务局为企业量身定制“走出去”税收指引、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助力制造企业扬帆海外;省商务厅出台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外贸、外资年度工作要点,聚焦外向型产业和生产型企业,编制2024年外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支持政策……

锚定重点领域,开放更具活力。贵州深入了解企业的期盼和诉求,从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减负降费、培育外贸新动能等方向重点发力,适时出台更多更管用的政策举措,全力服务外贸质升量稳。

服务升级让外贸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以改革促开放,不仅是提升服务水平,更要提高创新能力。

锚定重点方向,向创新要增量。作为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的省份,贵州开放通道建设加速,呈现立体开放新态势,物流运营组织效率不断提升,一系列改革创新不断推进贵州开放水平。

7月底,一列满载来自澳大利亚的50个集装箱共计1250吨粮食的专列,顺利抵达遵义阁老坝铁路货场。这是全球首条采用CPT贸易模式从澳大利亚出发经湛江港中转至遵义的海铁联运线路,实现了从澳大利亚经湛江到遵义的“一箱到底”“一单到底”运输。此种模式对用箱、清关、运输等流程进行无缝衔接,提升了集装箱用箱时间,大大提高各节点效率,节省各环节综合成本。

8月26日,在毕节海关提供主动上门服务,指导企业完善流程并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企业审核并签发电子底账后,贵州九龙天麻有限公司60箱天麻酒顺利发往海外,实现贵州天麻酒的首次出口,增强了公司拓展市场的信心。

通关提速,企业更有获得感。在“一进”“一出”之间,折射出贵州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体现的是扩大开放的决心与信心。

此外,今年上半年新业态不断涌现,成为贵州外贸发展的新特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已成为贵州越来越多的出口型企业的共识。


夯实群众幸福生活“压舱石”


“我家住在观山湖区,想利用假期找份零工,没想到6月中旬就在零工市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在贵阳市观山湖零工市场登记就业需求后,刘安宇被推荐在一家饮品店工作。

今年以来,贵州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强化省外省内就业服务“一张网”建设等,促进劳动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像刘安宇一样实现就业的群众不在少数。据统计,贵州先后建设零工市场146个、零工驿站2373个,累计服务103万人次。

改革成效明显不明显,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回应人民关切,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才能增强群众获得感、认同度。

松桃自治县的九龙湖曾经严重污染,湖面大片黑色水域,引发居民抱怨。经过治理后,九龙湖碧波荡漾,两岸郁郁葱葱,风景甚好,成为附近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另一边是位于黔南州贵定县的甘溪林场,曾经是贵州省县级贫困林场之一。为了生存,护林还是砍树让林场员工们在纠结和矛盾中煎熬。

经过改革,甘溪林场满山绿意尽情铺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发展。截至目前,甘溪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种植370余亩,累计接待生态研学人数达到30万人次以上,初步实现了大地增绿和群众增收“双增”。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物质生活得到进一步满足,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人民对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

“再来一个!”7月28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内,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贵州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阳明悟道》第3次在京上演,再次获得了现场观众的高度认可。

7月31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评选结果出炉,25部获奖作品中贵州占2席。

一部部带有鲜明贵州印记精品力作惊艳亮相,一场场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登上舞台,一批批有筋骨、有品位的文艺人才不断涌现……激发了群众的艺术创作热情,同时也为丰富当地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


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是毕节市第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和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目前已累计申报和拥有国家专利授权120余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 林民 摄)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全省各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实落细一项项改革举措、一张张民生清单,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激活基层治理体系“一池水”


地处雷公山腹地的乌东村,曾经偏远闭塞,经济发展滞后。在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如今的乌东变成了不少外乡人的“诗和远方”。

“上个月收入7000余元,让我很有成就感。”在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苗岭茶驿工作的赵仙介绍,络绎不绝的游客让她变身家庭顶梁柱。

赵仙的收获得益于乌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

乌东村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原住民+新村民+智囊团”三民共治模式,围绕民宿、茶驿、酒坊、书屋4个板块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融合创新发展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产业有分红、基础设施更完善……如今,三民共治模式带给当地村民的益处正在逐步显现。

各地持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创新不断,示范涌现。2023年11月,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公布,贵州3个乡镇和30个村入选。

在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中,公安机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23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聚焦预防警务,通过警力民力,做细做实派出所主防工作,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警民共筑基层社会治理防线。

都匀市沙包堡派出所主动转变角色,从基层治理的吹哨人转变为拉动者,建立社区警务与社区居委融合联动机制,形成“警格+网格”警社协同共治新方式,有效激活基层警务神经末梢;平塘县塘边派出所果园服务警务新模式,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警务企业模式精准助力企业发展,为辖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各地创新不断,凝聚起群防群治力量。

在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有效释放。

惠水县对教育乱收费现象持零容忍态度,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黔西市纪委监委开展耕地保护和农用地转用小切口专项整治,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片区协作机制,将单兵作战转化为协同作战,通过持续织密织牢基层监督网络,切实增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助力。